■王斯桥/文
(接第32期)
爸妈的果园、菜园、花园更是他们的乐园。爸妈一辈子翻弄土地,是顶尖级地球修理师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爸妈提前从他们纠缠了大半辈子的老家土地上“退休”进城,在老县城租了一个底楼暂住。精明勤劳的爸接过小弟的一个小作坊制作宾馆餐馆需要的洗洁剂,从地地道道的农民改行成为新时代工人,并集“生产经理、销售经理、财务经理、运输队长于一身”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几年的艰苦努力,县城迁建时爸妈在新城工商银行宿舍买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底楼,也许是与土地最亲的缘故,爸妈进城后一直住在底楼,始终与大地最近。搬进小弟家的顶楼后,有了楼顶的园子,爸放弃了赚钱的小作坊,重操旧业,天天翻弄着一辈子没离开也离不开的泥土,打造了自己的果园、菜园、花园、乐园。
春天的午后,爸妈在温暖的阳光下给果树修枝剪型,给蔬菜松土施肥,看一片片绿叶伸展,赏一朵朵鲜花吐蕊,观一粒粒果子长大。
夏天的清晨,爸妈在爽爽的凉风里给他们心爱的宝贝浇水、捉虫、培土。一会儿搂搂树的“腰”,一会儿摸摸菜的“头”,一会儿亲亲花的“脸”,像老师一样赏识着他们各具特色和天赋的学生,象慈祥的父母疼爱着他们朝气蓬勃精灵淘气的孩子。
秋天的夜晚,爸妈在朗朗的月光下沐浴习习晚风,追忆他们那一辈子极其平凡极其艰辛的往事,过滤辛酸凝结欣慰,叠加欣慰积淀幸福。
冬天的上午,爸妈在暖烘烘的太阳下,享受着奉节独特的冬日温暖,享受着晚年悠闲的幸福日子,享受着他们最最满意但从来未曾预设过的“八零后”乐不可滋的人生时光,感恩伟大的党,伟大的祖国,伟大的时代。
爸妈自从有了心爱的园子,便很少离开,偶尔去成都、重庆的儿子家里,最多就是两三天。特别是夏天,因为天天要浇水,爸妈从未离开园子一步。无论天气多热,无论我们怎样承诺照看好园子请他们放心去三角坝歇凉,爸妈总是说:园子早上有凉风,屋里有空调,不热,哪里都不去。爸妈深深依恋着园子,园子忠实陪伴着爸妈。在这个百来见方的园子里,人与园子高度依赖,人与自然无限和谐。
爸妈的园子也是我们的园子。我们不仅年复一年享受着那些纯香的水果,甜美的蔬菜,艳丽的花朵。隔三岔五,我们兄妹去园子里陪着爸妈转一转、坐一坐,听爸妈讲他们辛酸的往事,给爸妈讲外面的世界。爸妈享受着天伦之乐,我们尽着人伦之孝,其乐融融。或独处在爸妈用纯情打造的没有任何污染的园子,享闹市里难得的宁静,在宁静中思索,在思索中感悟,在感悟中觉醒,在觉醒中升华,在升华中隐隐约约寻着人生的真谛。园子已然成为爸妈生命中的一部分,也深深的融入进我们的生命中。
爸妈在,园子在,家在。爸妈在,人生尚有来处,爸妈去,人生只剩归途。爸爸妈妈,我们愿做你们永不知归途的儿女。
(完)